P1090021  

過去一年常感嘆當媽以後失去自由與時間,但漸漸的,我發現事實並不完全如此。

前陣子在博客來採購一些書籍,東湊西湊,最後只差一百多元便能送貨到家,
能符合這個金額的大概只有雜誌一類,
於是晃到雜誌區隨意把2013.12月號的《聯合文學》丟進購物車,剛好湊到免運的額度。
沒想到這本被我拿來當做墊腳石的雜誌讓我看見百花盛開的文壇年度大事紀,
整個年度的小說、散文、文化評論、翻譯文學,包括簡介、書評和專訪,一併囊括。
因為這個意外的插曲,只好再搬一台購物車,再丟一些貨進去。
無奈連買個書都免不了主婦魂上身,在博客來非七九折不買,
加上去年底不知道買了什麼活動商品而得到兩張折價券,
最後以優惠中的優惠買單,看到結帳清單的價格後暗自竊喜,
這種賺到了的滋味,和上菜市場買菜送蔥的心情,一模一樣。

為人母之後的時間確實被無情的菜刀切割,而且比砧板上的肉末更細碎,
尤其是母奶人生,每四到六小時一循環,沒日沒夜,沒完沒了。
但隨著小孩長大,吃飯睡覺的作息漸漸與大人同進退,
因此瑣碎的時間變得更為彈性,也更能運用自如。

以前呢,只要難得抓住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全部貢獻給網路,
結果,接收資訊的時間都很短,朋友的動態也已經滑了兩三遍,
上網往往淪為無意識的滑動滑鼠或手機,東逛西看,隨便按讚。
日復一日,渾渾噩噩。

現在呢,每日午飯過後,比比通常會睡二小時左右,
趁著這段短暫的時間,不打掃,不洗衣,不看電視,不開3G,
然後安安靜靜的,把這片空白留給自己。
精神好的時候我會躺在沙發上賞花、喝茶,讀書。
沒有小孩的干擾和網路的誘惑,一天當中能夠獨享這片短暫的自由,
那麼一整天細細碎碎,紛紛雜雜的生活,也就不算虛度了。

 


1.《小塵埃》,房慧真著,2013年,木馬文化。
真是一本令人驚豔的散文集,作者把日常生活中的小塵埃寫得閃閃發亮。
作者有一雙溫柔的眼睛和銳利的筆觸,無論是書寫邊緣弱勢的底層生活,
恐怖巨大的父親陰影,或是城市的廢墟殘骸、街道紋理,
筆鋒一貫的冷靜、理性,卻也有著溫暖的人道關懷。
相較於柯裕棻寫作早期不太輕易觸碰自身的故鄉、童年,及個人的身世,
房慧真則是一開始就直搗內心深處那片陰魂不散的父親陰影,
以及每年幾近凌遲式的越洋家族旅行。
身為讀者的我認為,要如此有距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
除了要有足夠的勇氣與深沉的凝視之外,更需要精神分析式的自我療癒。
(不知道書寫是否也是作者的自我療癒?)
另外和張惠菁相同,文章裡面隨處可見作者大量的閱讀軌跡,
無論是橫的移植或綜的移植,都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
讀完《小塵埃》之後,我長期關注的散文作者又多了一枚,
然後又去博客來撒網,把她前一本散文集《單向街》和後一本《河流》一併打撈上岸。
現在擁有的片段時間很適合讀散文,
打掃完、睡覺前、吹頭髮、吃早餐,隨便翻個一兩篇,也滿足了。

2.《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John Medina著,洪蘭 譯,2012年,遠流。
本書重點在於如何教出一個健康、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寶寶。
父母必須創造出一盆養分充足的土壤,並讓種子(孩子)在健康的土壤中成長。
好土壤的材料:對寶寶說話、讓他遊戲、讚美努力不要讚美聰明;
溫和但堅持的教養方式、追蹤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同理心。
作者也提出許多教養迷思,例如:
1.給寶寶聽語言學習光碟可以提升語言能力。
作者認為這反而會降低寶寶的語言能力,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活生生"的人對他說話,
字數越多、詞彙越多,越能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及智商。
2.不停地告訴孩子他很聰明會提升他的自信。
相反的,孩子會不願意去做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將錯誤看成失敗,更不願意找出失敗的原因。
因為你告訴他成功是因為先天的,無法控制的因素(聰明),他會認為不用努力就能得到。
所以要讚美孩子的努力,而非讚美聰明。
3.為了要提升寶寶大腦能力,三歲以前要開始學外文,房間中要堆滿「啟發大腦」的玩具。
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最有效的方式,不是那些複雜的,鮮豔的玩具,
可能是一個空紙箱,一盒蠟筆和兩個小時。
沒有腳本也沒有一定玩法的玩具,更能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比較會解決難題,焦慮感較低,
而且語言的使用能力也比較好。因此自由的遊戲對孩子的神經發展像蛋白質一樣重要,
裝著閃卡的紙箱對大腦的發育可能比閃卡本身更有幫助。
還有另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作者將「夫妻關係」單獨成章,
的確,有了孩子以後大大動搖了原本堅固的夫妻關係,
因為睡眠不足、勞役不均、沮喪憂鬱等等因素。
而當夫妻關係充滿敵意時,也會傷害影響嬰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
因此溝通的時機、管道和方式都非常重要,作者提出同理心可以降低敵意,如何使用同理心:
1.描述你認為你看到的情緒(例如:你看起來很沮喪,甚至生氣)
2.猜猜看這個情緒從何而來(例如:你今晚過得不愉快,我猜是因為.......)

這是一本有根據的教養類工具書,裡面的結論是經過很多科學實驗產生的結果,
但也因為實驗的描述很多很長,我通常都跳過直接看結果,看這本書的原則就是要像教科書一樣,
提綱挈領抓重點,能做個簡單筆記更好,以便未來及時翻閱。不然也蠻容易迷失在實驗堆裡呢。

3.《憂鬱的邊界: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阿潑,2013年,八旗文化。
看上本書是因為被書名吸引,和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異曲同工,
但我記得研究所時期是讀李維史陀的其他著作(而且是中譯XD),
因此不知道他行腳的熱帶如何憂鬱。
《憂鬱的邊界》是一本文化記者的人類學民族誌,作者穿梭在開發中國家,
整個東南亞國家就是她的田野,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印尼、泰緬、新加坡、港、澳、中、韓。
作者以親身自助旅行的經驗重新理解何謂邊界、身分與認同。
「很多時候,國家是區分你我的那條界線,但國家和國界,能解釋你我的差別和鬥爭嗎?」
作者帶領讀者看見我們總是在不同場域裡構築界限,並將身分認同誤認成某種可靠的優越歧視。

文字很生動很吸引人,讓讀者以最快的速度用作者的眼睛看世界,
但這畢竟不是小說散文閒書,內容可以算是札札實實的學術研究,
邊界是模糊的,認同是沉重的,因此讀來有種回到學院裡念書的感覺,
只是少了口頭報告與限期繳交讀書心得的壓力。
我沒有一口氣看完(其實到現在也還沒有讀完),斷斷續續的,老是用書籤標示我讀的位置,
然後暫時放回架上,拿起《小塵埃》快速閱讀。
因此,緩慢的閱讀進度依然停在上個月讀的那一頁。

 

arrow
arrow

    ishing0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