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職第二個禮拜,
我已經得在生產線上快速奔跑,
如影隨形的是焦慮、崩潰與大哭。
許多時候,是站在十字路口不知去向的茫然與困惑,
更多時候,是同時交融著沮喪、不解、恐懼與無助。
至於細節,我不想著墨太多。
老王說,一人加班全家加班,
是呢!
我在適應新工作,
他也在適應獨挑大樑的育兒與家務,
於是夜夜借酒澆愁成了我們最近唯一的交集。
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早已過了該下班的時間,
而我還被十萬火急的陳情案困住,完全動彈不得。
手上還捧著工作,腦子裡卻想著,
家裡退冰的牛肉絲和豬肉片該怎麼辦啊?
昨晚設計好的菜單確定泡湯,
不停問自己為何每天都比預定時間更晚一些回家呢,
此刻我站在陳情案與豬肉片的十字路口感到人生相當茫然XD。
本來預計一週回家下廚2天也好,
現在只能對自己說「孩子,你醒醒吧!」
為了解決無法定時回家煮飯的困境,
本案暫以晚餐宅配結案。
明明知道這失序的一切都只是過渡期,
但是到底要維持多久呢,我真的不知道(淚)。
在沒被工作追殺的週末,
帶著孩子去玩、去跑、去跳、去書店、去大吃大喝,
想讓大腦徹底、徹底、徹底的放空,
但事實上,知易行難哪。
每當在膠著無比、身心困頓的時刻,
我總是很奇妙的發現,上帝的恩典一直都在身邊。
科長早在我復職前就指派我三月底到異地去受訓三天兩夜。
在嚴重適應不良的片刻,離城,也許就是我的浮木吧。
早晨7點出門趕搭高鐵,抵達、集合、接駁、check-in,
10點立馬開始進行第一堂課。
每日面對的是一堂又一堂精實的課程、
工作實務的分享、個案的研討,與規律無比的作息。
宿舍、教室、餐廳、教室、餐廳、宿舍,
身體移動的空間再簡單不過。
日子輕輕的像一場無夢的午覺,
作息規律得像一條直直的線。
「你從哪個縣市來?辦什麼業務呀?」
人際上的交流多半從這裡開始,
結交朋友,也是此趟受訓意外的收穫哪。
說真的,我真喜歡這樣工作上的充電。
在這小小的島,唯一不靠海的小小的鎮上,
訓練中心像歷史停格的建築,
四平八穩的空間,沒有時間流動的感覺。
即使各地來的學員們魚貫地來去,
穿梭在宿舍、教室與餐廳之間,
我仍然感覺時間是靜止的。
而晨光與花朵,
則是我身心困頓的片刻裡,一個陽光燦爛的註腳。
某堂課老師說,春天是所有精神疾病的好發期。
同學私下議論,奇怪,這種風光明媚、不冷不熱的季節,
明明有萬象更新的節奏與意義,
怎麼會是精神疾病的好發期?
就是因為不冷不熱,
情緒隨著起起伏伏的溫度和變化無常的濕度捉摸不定,
大腦自然就產生了茫然未知的困惑呀。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因為訓練中心位置實在太孤立以至於吃飽後大家無所遁逃,
最近的便利商店要6公里外,遑論其他休閒娛樂。
因此有人留在圖書館K書,有人急著相約唱歌解悶。
我原本估計訓練中心的視聽室應該只有愛你一萬年和台北的天空,
而故作扭捏不願踏出寢室一步。
結果萬萬想不到居然有蘇打綠五月天范瑋琪陳綺貞(大哭),
害我一個不小心,就從7點唱到了10點關門(怎麼回事!),
然後接著和剛認識的年輕妹仔回到寢室續攤開趴到12點.......
受訓的最後一天,
約了昔日同窗兼室友的瑨璇見面,
是此趟公務之旅最意外的小確幸。
在這風和日麗的小鎮上,四月連假的開始,
與許久不見的朋友,湊巧的遇見,
我們分享著對彼此善意的溫暖,和真實的擁抱。
當年一起走過二十幾歲對學業與未來的徬徨困惑,
焦慮揮之不去,孤獨又如影隨形,
在巨大的論文壓力下我們大吃大喝大唱大跳大聲尖叫,
竟也渡過了當時人生中最難渡過的畢業那關。
然而現在回頭看看十幾年前的困境與茫然,
感覺只是藍藍大海裡的一片白色的浪。
如今我們乘著時間的河,
有了孩子、老公,當了很久的全職媽媽,
然後現在也各自有了工作。
比起來,三十幾歲的人生課題,
到底是簡單,還是複雜呢。
我們哭著笑著然後就黃昏了。
因為答應老王要在晚餐前回到高雄,
瑨璇帶著我衝往客運站,
我跳上開往烏日高鐵站的統聯,
隔著窗戶用力揮手和她道別,
眼淚又在眼眶裡打滾。
我想著我們,想著現在,想著未來,
想著世界上有個小小的角落,
有個真心的朋友,
明白你的處境,理解你的心情。
會不會我們到了四十幾歲的時候,
回想現在眼前的困頓,
發現這困頓也只不過是春天裡的一場細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