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書習慣是一面照妖鏡,
反映出我半途而廢的真面目。

每一本書都夾著書籤,
意味著我這個人相當沒有毅力,沒有一氣呵成的決心。
事實上是,
我發現每本書都有不同的、適合閱讀的天氣,時辰和心情,
包含空氣的濕度與溫度。
比如說兩三個月前我在意外賺到的颱風天裡在家讀湊佳苗的小說,
緊湊又懸疑的節奏讓人停不下來,
當天下午讀了整本書的四分之三收手,
計畫趁周末把剩下的四分之一讀完。
時間過了兩個月,我卻怎麼樣也讀不完,
奇怪的是,緊湊的劇情變得緩慢無比,
翻頁的速度像老牛拖車,像交不出功課怕被老師處罰的小孩。

於是我發現,在大雨簌簌的時候,
奇異的聽覺經驗和室內微微的濕氣關閉了對外世界的窗,
放大了閱讀的感知經驗。
此時我可以完全不管這個月的月報做了沒有,
不理會數字和金額之間的緊張關係,
即將逾期的公文流浪到哪裡去了,
昨天主管交代的急件完成了多少,
總之整個世界與我無關。

周末的時間完全不是這樣,
除了閱讀,還有很多想做的事,
逛街、睡覺、洗衣拖地、去大賣場採購把冰箱填滿、在網路上找美食餐廳,
或者,與家人見面。
於是閱讀就常常從字裡行間分神,從劇情裡岔開,
從沙發移動到電腦前,再移動到廚房,再打電話約設計師剪個頭髮,
整個周末就這樣完完整整的,咚!掉進海裡不見了。

買書的時候我還有個小習慣,
新書入袋的時候,在書的空白頁留下他的出生證明。
2003/9/20 三民書局 重慶南路。
2005/11/15 新竹誠品。
2008/6/4  政大書城。
2010/2/10 博客來。

這些書裡藏了一個看不見的沙漏,和一張記憶地圖。

2002年大學畢業前後,我確實在台北車站附近的補習班流連,
墊腳石和三民書局是我上課前最常駐足的地方,
當時在硬梆梆的教科書和密密麻麻的筆記之間動彈不得,
考研究所的挫折與希望,複雜與矛盾都在墊腳石裡燃燒了。

後來晃啊晃到了風城,
新竹的書店實在少得可憐,
逛來逛去只有大遠百(還是SOGO?)誠品,
所以還是不定期跑到台北,
在師大的政大書城解決手邊列好的書單。
然後抱著幾本書一頭鑽進師大夜市裡逛街買衣服包包飾品,
同樣的,把手邊列好的清單一次補齊。
於是那一陣子,每次上台北總是書和衣服滿載而歸,
回程的新竹客運上,
沿途的風景永遠比不上滿載而歸的欣喜。

後來,網路書店興盛了,實體書店沒落了,
書裡的一張張出生證明幾乎都出自博客來。

現在呢,對於舉步維艱、寸步難行的孕婦,
更是不能沒有博客來,
下單之後只要兩天便到貨,
堯下班順路去7-11幫我取回來,
我的世界只需要一隻滑鼠,便有源源不絕的書進帳。

所以呢,書不單單只是書,
我在閱讀內容的同時,
也寫下了自己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shing0208 的頭像
    ishing0208

    寫字盒子。品味生活

    ishing0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